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关系”运用

被引:4
作者
蔡志海
机构
[1]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就业; 社会网络; 关系; 关系资本; 人力资本;
D O I
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02.02.009
中图分类号
G64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网络研究的许多学者们对于如何运用社会网络中的关系作了许多探索,提出了一些假设。一般而言,大学生由其交往和活动空间决定的社会网络中强关系居多,而弱关系则较少,因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关系”运用主要体现为对强关系的运用。强关系的作用方式有三种:对强关系的直接运用、由强关系导向弱关系以及强关系提供关键性信息。不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关系资本的作用将逐步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J].
刘林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12-124+207
[2]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 [J].
边燕杰 ;
张文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2) :77-89+206
[3]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1999, (03) :95-103
[4]   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 [J].
王汉生 ;
陈智霞 .
社会学研究, 1998, (04) :15-32
[5]   中国人关系的游戏意涵 [J].
陈午晴 .
社会学研究, 1997, (02) :105-114
[6]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形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 [J].
陈阿江 .
社会学研究, 1997, (01) :35-43
[8]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
[9]  
1982, "Soeai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In Peter Marsden and Nan Lin, eds .2 Lin,Nan.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