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直接气候效应的成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勇 [1 ,2 ]
吉振明 [3 ]
沈新勇 [1 ]
陈明诚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气溶胶; 数值模拟; 合成分析;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耦合气溶胶模式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88—2009年南亚和中国的人为排放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的直接气候效应影响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气候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显示:在气溶胶排放大值区域中,中国夏季排放最多,而南亚则是春季、冬季排放较多。总体而言,中国气溶胶柱的浓度含量高于南亚。中国境内气溶胶分布主要呈西南-东北走向,其中四川盆地附近为一高值中心。由于气溶胶负的短波辐射作用,改变了海陆气压梯度,从而对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分布产生一定影响,削弱了东亚夏季风在江淮以北地区的发展。同时讨论了东亚夏季风对于中国境内气溶胶大值区柱浓度含量、分布的反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亚地区硫酸盐气溶胶间接辐射和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吴蓬萍 ;
韩志伟 .
大气科学, 2011, 35 (03) :547-559
[2]   春季孟加拉湾涡旋形成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激发作用 [J].
吴国雄 ;
关月 ;
王同美 ;
刘屹岷 ;
颜京辉 ;
毛江玉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1) :1459-1467
[3]  
Modeling Study of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on Global Climate with an AGCM.[J].王志立;张华;沈学顺;龚山陵;张小曳;.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0, 05
[4]   亚洲地区气溶胶及其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吉振明 ;
高学杰 ;
张冬峰 ;
吴佳 ;
徐影 .
大气科学 , 2010, (02) :262-274
[5]   南亚地区黑碳气溶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 [J].
王志立 ;
张华 ;
郭品文 .
高原气象, 2009, (02) :419-424
[6]   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王志立 ;
郭品文 ;
张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2) :161-171
[7]   中国区域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影响(Ⅱ):黑碳气溶胶及其与硫酸盐气溶胶的综合影响 [J].
孙家仁 ;
刘煜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3) :161-166
[8]   中国区域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影响(I):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 [J].
孙家仁 ;
刘煜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111-116
[9]   登陆我国台风与华北夏季降水的相关 [J].
建军 ;
余锦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819-826
[10]   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人为硫酸盐气溶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J].
高学杰 ;
林一骅 ;
赵宗慈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2) :16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