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C与气候意义

被引:14
作者
刘晓宏
秦大河
邵雪梅
陈拓
任贾文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兰州
[4] 兰州
[5] 北京
关键词
喜马拉雅冷杉; 年轮~δ(13)C; 气候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采自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的喜马拉雅冷杉进行交叉定年后,分析了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13C序列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去除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大气CO2中δ13C下降和生长趋势的影响后,建立树轮δ13C值的残差序列△13C。利用附近林芝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树轮△13C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冷杉δ13C的高频振荡与该地区前一年的9~11月降水和相对湿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存在强的滞后效应。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重建了该区域的秋季(9~11)月相对湿度序列,解释方差达37.9%。重建相对湿度序列表明1800年前相对湿度变化周期较短、变幅较小,1800~2000年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209 / 12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 [J].
刘禹 ;
马利民 ;
蔡秋芳 ;
安芷生 ;
刘卫国 ;
高玲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8) :667-674
[2]   用树轮α-纤维素δ13C重建天目山地区近160年气候 [J].
钱君龙 ;
吕军 ;
屠其璞 ;
王苏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333-341
[3]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特征 [J].
王军 ;
刘天仇 ;
尹观 .
地质地球化学, 2000, (01) :63-67
[4]   树轮密度、稳定C同位素对过去近100a陕西黄陵季节气温与降水的恢复 [J].
刘禹 ;
吴祥定 ;
安芷生 ;
祝一志 ;
邵雪梅 ;
刘洪滨 ;
李兆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71-276
[5]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浓度不断增加的树轮稳定碳同位素证据 [J].
李正华 ;
刘荣谟 ;
安芷生 ;
刘禹 ;
吴祥定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23) :2172-2174
[6]   利用树木车轮资料重建西藏中部过去气候的初步尝试 [J].
吴祥定 ;
孙力 ;
湛绪志 .
地理学报, 1989, (03) :334-342
[7]  
青藏高原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戴加洗主编, 1990
[8]  
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M]. 气象出版社 , 吴祥定等著, 1990
[9]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10]   Tree-ring-based spring temperature patterns over the past four centuries in western Himalaya [J].
Yadav, RR ;
Singh, J .
QUATERNARY RESEARCH, 2002, 57 (03) :29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