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被引:98
作者
沈泽昊
胡会峰
周宇
方精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关键词
神农架; 垂直; 植被带谱; 多样性; 区系成分; 生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神农架南坡在我国植被区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神农架南坡沿海拔梯度设置 5 0个样方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通过对样方的数量分类和DCA排序 ,结合物种丰富度、区系分化强度、区系成分和生活型构成等方面的分析 ,研究神农架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结果表明 :(1)神农架南坡的植被垂直带谱为 :海拔 90 0- 10 0 0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 ;10 0 0 - 170 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6 0 0 - 2 10 0m为落叶阔叶林 ;海拔 2 0 0 0 -2 4 0 0m为针阔叶混交林 ;海拔 2 30 0m以上为暗针叶林。 (2 )植被基带群落中 ,在物种数量、区系成分和重要值方面 ,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所占的比例都相差无几。 (3)植物多样性的垂直格局基本符合“单峰”模式。峰值出现在海拔 14 0 0 - 15 0 0m ;但混交林类型的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较高。 (4 )在植物区系中 ,温带成分处于主导地位 ;世界广布属的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加 ;而中国特有属仅见于海拔 2 0 0 0m以下。亚热带成分和东亚区域性区系成分都随海拔上升而减少 ,峰值都位于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5 )蕨类植物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而减小 ;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海拔高度之间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 ;木本植物丰富度总体沿海拔梯度减少 ,但峰椎处于常绿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东部森林植被带划分之我见 [J].
宋永昌 .
植物学报, 1999, (05) :92-103
[2]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J].
倪健 ;
陈仲新 ;
董鸣 ;
陈旭东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1998, (04) :83-95
[3]   湖北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上) [J].
王映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5, (01) :47-54
[4]   峨眉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研究 [J].
杨一川,庄平,黎系荣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2) :105-120
[5]  
The species pool concept applied to forests in a fragmented landscape: dispersal limitation versus habitat limitation .2 Butaye,J.,Jacquemyn,H.,Honnay,O.,Hermy,M.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