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兴安岭地区白桦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和不同面积的块状两种不同皆伐方式的改造后枯落物水文效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为6~18 m的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蓄积量,面积为5 m×5 m30 m×30 m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和半分解层比较大小不一;枯落物蓄积量排序:带状皆伐8.67 t/hm2>块状皆伐4.41 t/hm2。每条带宽的皆伐带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每个面积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所占比例和半分解层比较大小不一;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块状皆伐35.44 t/hm2>带状皆伐14.23 t/hm2。每条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每个面积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的有效拦蓄量所占比例和半分解层比较大小不一;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排序:带状皆伐25.17 t/hm2>块状皆伐7.81 t/hm2。带状和块状皆伐方式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现对数关系上升,而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现乘幂关系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