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被引:14
作者
王小凤 [1 ]
武红岭 [1 ]
马寅生 [1 ]
操成杰 [1 ]
王连庆 [1 ]
陈宣华 [1 ]
田晓娟 [1 ]
张敏 [2 ]
江波 [2 ]
尹成明 [2 ]
张启全 [2 ]
张永庶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流体势场; 油气运聚; 柴达木盆地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6 / 10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2]   地应力与油气运移 [J].
王连捷,张利容,袁嘉音,王薇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2) :3-10
[23]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断裂带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 [J].
沈淑敏,冯向阳,刘文英 .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2) :11-20
[24]   油田断裂封闭性研究 [J].
孙宝珊,周新桂,邵兆刚 .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2) :21-27
[25]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J].
陈平 ;
张有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4, (04) :299-308
[26]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与东海盆地油气运移规律 [J].
沈淑敏 ;
郑芳芳 ;
刘文英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1989, (01)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