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划分

被引:31
作者
王传刚 [1 ]
王铁冠 [2 ]
张卫彪 [1 ]
何发歧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部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分子地球化学; 甲藻甾烷; 25-降藿烷; 成因类型;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6.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GC、GC-MS、GC-MS-MS分析表明,塔河1~7区块各油藏原油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组成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具有同源性,即塔河原油来自相同的烃源灶(或烃源层)。然而,对原油物性特征、成熟度特征、生物降解特征及原油馏分碳同位素组成等的深入研究发现,塔河原油属于早、晚两次充注成藏:早期充注为一般成熟型原油,相当于Ro值0.70%0.80%成熟阶段的生排烃产物,遭受生物降解后具有重、稠油特征,主要分布在4、6、7区下奥陶统储层中;晚期成藏原油相当于Ro值0.80%1.00%的高成熟阶段的生烃产物,表现为正常油、甚至轻质油或凝析油,在塔河油田广泛分布,并可以与早期充注油藏原油的生物降解残留成分进行充分混合,呈现复杂的地球化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01 / 9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塔河油田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J].
王传刚 ;
王铁冠 ;
何发歧 ;
王君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2) :155-157
[2]   轮南、塔河油田稠油油源对比 [J].
马安来 ;
张水昌 ;
张大江 ;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31-38
[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 [J].
顾忆 ;
黄继文 ;
邵志兵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46-750
[4]   塔东2井古油藏成藏期分析 [J].
孙玉善 ;
金英爱 ;
顾乔元 ;
申银民 ;
杨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31-33+61
[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成藏史与成藏机制 [J].
丁勇 ;
晏银华 ;
顾忆 ;
李新民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478-479+453
[6]   塔河油田性质和塔里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 [J].
张抗 .
石油学报, 2001, (04) :1-6+9
[7]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J].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07-312
[8]   烃源岩生烃性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研究 [J].
代世峰 ;
唐跃刚 ;
杨建业 ;
周强 ;
艾天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06) :31-36
[9]   18α(H)-新藿烷及17α(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 [J].
王春江 ;
傅家谟 ;
盛国英 ;
肖乾华 ;
李金有 ;
张亚丽 ;
朴明植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3) :1366-1372
[10]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4-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