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稻区再生稻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被引:3
作者
丰大清
刘祥臣
乔利
余贵龙
李平
机构
[1]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筛选;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豫南稻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本试验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再生稻品种头季及再生季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富两优1号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大,是豫南稻区理想的再生稻品种;其次是两优6326和皖稻199;丰源优358、穗源9号、两优302等3个品种与目标品种的关联度接近,也可作为再生稻在豫南稻区种植;皖旱优26的关联度较小,与目标品种相差甚远,不适合在豫南稻区作再生稻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豫南稻区再生稻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实践 [J].
丰大清 ;
刘祥臣 ;
刘春增 ;
卢兆成 ;
王守刚 ;
李本银 .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 (07) :41-44
[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几个再生稻品种 [J].
蔡为铭 .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04) :324-328
[3]   影响杂交粳稻在一季中籼稻区优势发挥的障碍及栽培对策 [J].
宋世枝 ;
段斌 ;
何世界 ;
李慧龙 .
杂交水稻, 2010, 25(S1) (S1) :441-443
[4]   豫南稻区“白茬田”发生原因及改良对策 [J].
丰大清 ;
刘祥臣 ;
乔利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6) :103-104
[5]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水稻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J].
丛万彪 .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03) :17-19
[6]  
SPSS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张力,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