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几个再生稻品种
被引:5
作者
:
蔡为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
蔡为铭
机构
:
[1]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
来源
: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年
/ 27卷
/ 04期
关键词
:
再生稻;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D O I
:
10.19303/j.issn.1008-0384.2012.04.003
中图分类号
: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种植再生稻可以省工、省种、省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鉴定筛选优良的再生稻新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再生稻品种头季稻及再生季稻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大,是目前最理想的再生稻品种;其次是天优3301和Ⅱ优明86;Ⅱ优1273、谷优明占和天优673这3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也较大,均超过对照品种汕优63,也适宜做再生稻种植;江优明62与两优航2号的关联度较小,说明与目标品种相差甚远,不是理想的再生稻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张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健
张兴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兴端
晏庆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晏庆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霍仕平
余志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余志江
向振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向振凡
张芳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芳魁
彭方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彭方明
熊闻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熊闻霞
陈克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陈克富
[J].
玉米科学,
2006,
(05)
: 52
-
55
[2]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超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卓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卓传营
[J].
福建农业学报,
2006,
(02)
: 89
-
94
[3]
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
张上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张上守
卓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卓传营
姜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姜照伟
李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李义珍
郭聪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郭聪华
[J].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1)
: 1
-
6
[4]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姜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姜照伟
卓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卓传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景生
李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李义珍
[J].
福建稻麦科技,
2002,
(02)
: 8
-
9
[5]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水稻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丛万彪
[J].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03)
: 17
-
19
[6]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
李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李义珍
黄育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黄育民
陈子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陈子聪
蔡亚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蔡亚港
黄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黄海明
[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1,
(01)
: 1
-
12
[7]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刘录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刘录祥
孙其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孙其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士芸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3)
: 22
-
27
[8]
作物灰色育种学[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郭瑞林著, 1995
←
1
→
共 8 条
[1]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张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健
张兴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兴端
晏庆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晏庆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霍仕平
余志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余志江
向振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向振凡
张芳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张芳魁
彭方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彭方明
熊闻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熊闻霞
陈克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
陈克富
[J].
玉米科学,
2006,
(05)
: 52
-
55
[2]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超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卓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卓传营
[J].
福建农业学报,
2006,
(02)
: 89
-
94
[3]
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
张上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张上守
卓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卓传营
姜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姜照伟
李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李义珍
郭聪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郭聪华
[J].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1)
: 1
-
6
[4]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姜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姜照伟
卓传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卓传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景生
李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李义珍
[J].
福建稻麦科技,
2002,
(02)
: 8
-
9
[5]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水稻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丛万彪
[J].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03)
: 17
-
19
[6]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
李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李义珍
黄育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黄育民
陈子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陈子聪
蔡亚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蔡亚港
黄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黄海明
[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1,
(01)
: 1
-
12
[7]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刘录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刘录祥
孙其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室
孙其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士芸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3)
: 22
-
27
[8]
作物灰色育种学[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郭瑞林著, 199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