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超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被引:29
作者
卓传营
机构
[1] 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Ⅱ优航1号; 超高产; 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6.02.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福建省尤溪县建立Ⅱ优航1号的再生稻超高产示范片6.7 hm2,2003~2005年3a平均每公顷产量,头季12375kg、再生季7907kg。根据产量构成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明确:①再生稻产量与每平方米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头季以每穗粒数与每平方米总粒数的相关较密切,再生季以每平方米穗数与每平方米总粒数的相关较密切;②Ⅱ优航1号实现超高产,头季必须在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形成每平方米4.5~5.0万粒的库容量;再生季必须提高腋芽萌发率,培育比母茎多70%~100%的穗数,以多穗补小穗的不足,形成每平方米3.5万粒的库容量;③主要超高产栽培技术为优化配置生育期,发掘气候资源的潜在生产力;畦栽沟灌,保持土壤湿润透气性状,培育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的根系;依据目标产量,定量分期施肥;通过头季十黄收割、高留稻桩、重施芽肥等措施,提高再生腋芽萌发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J].
郑景生 ;
黄育民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Z1) :585-596
[2]   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 [J].
张上守 ;
卓传营 ;
姜照伟 ;
李义珍 ;
郭聪华 .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01) :1-6
[3]   杂交水稻根系形态与机能对养分的反应 [J].
林文 ;
李义珍 ;
郑景生 ;
姜照伟 ;
杨惠杰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1) :1-6
[4]   杂交中稻-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J].
施能浦 .
中国稻米, 1997, (05)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