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炭—二叠纪古气候及其对板块构造的验证

被引:3
作者
王治平
全秋琦
机构
关键词
板块构造; 舌羊齿; 哈萨克斯坦板块; 西伯利亚板块; 大地构造; 二叠纪; 华夏植物群; 安加拉植物群; 准噶尔盆地; 石炭纪; 动物群; 动物区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92.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地表各地区的气候有明显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温差梯度。海陆分布、洋流、大气环流、山形地势乃至天体运行等,不同程度上对气候有所影响。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特征。因而,许多生物和沉积物均可作为良好的气候标志。我们对地层中所保存的气候标志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质时期的气候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地层中的气候标志,可以了解地质时期气候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规律。古气候研究可为古地理和恢复古板块构造位置提供依据,也可为寻找和预测沉积矿产资源提供背景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云南广南早二叠世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造架生物——串管海绵化石 [J].
范嘉松 ;
张维 ;
齐敬文 ;
王炯章 .
地质科学, 1987, (01) :50-60+98
[2]   黔西南二叠纪生物礁成岩作用特征及储集性 [J].
陈学时 .
沉积学报, 1986, (04) :53-63+136
[3]   西藏改则县夏岗江二叠纪混合植物群的初步研究及其古生物地理区系意义 [J].
李星学 ;
吴一民 ;
付在斌 .
古生物学报, 1985, (02) :150-170+271
[4]   试论中国西部地区二叠纪植物区系特征 [J].
胡雨帆 .
中国区域地质, 1985, (02) :99-108
[5]   中国震旦纪至二叠纪古气候 [J].
崔克信 ;
甄勇毅 .
地质科学, 1984, (01) :1-12
[6]   大兴安岭南部中、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J].
郭胜哲 .
古生物学报, 1983, (02) :220-230+255
[7]   西藏阿里日土县宽铰蛤(Eurydesma)动物群的发现及其生物地理区系意义 [J].
刘本培 ;
崔新省 .
地球科学, 1983, (01) :79-92+181
[8]   西北地区石炭纪古地理轮廓及沉积特征 [J].
何宝珍 ;
晁吉祥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2, (02) :14-20+13
[9]   贵州西部上二叠统的钙藻化石 [J].
穆西南 .
古生物学报, 1981, (01) :33-49+104
[10]   四川巴塘、义敦的晚古生代四射珊瑚 [J].
吴望始 ;
章炎生 .
古生物学报, 1979, (01) :28-4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