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近30a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变化特征及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被引:65
作者
杨静 [1 ]
李霞 [2 ]
李秦 [3 ]
王中伟 [1 ]
机构
[1] 新疆气象服务中心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3] 新疆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大气混合层高度; 大气稳定度; 变化特征; 空气污染指数; 乌鲁木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1979-2008年乌鲁木齐1天4个时次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Pasquill-Turner稳定度分类方法和修正的罗氏法计算得出了乌鲁木齐市近30 a大气稳定度和大气混合层高度随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了2001-2008年混合层高度和稳定度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 a乌鲁木齐大气混合层高度随时间基本呈现缓增的趋势。混合层高度在冬季夜间最低,说明此时大气垂向平均稀释能力最差。近30 a大气稳定度以D类频率出现最高,F类次之;其日变化为夜间多稳定层结,傍晚和清晨中性层结占居主导,中午弱不稳定层结出现最多。混合层高度与API相关系数-0.95,表明大气混合层高度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开展空气污染潜势预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预报指标。F类稳定度的出现频率与API相关系数0.80,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空气污染潜势预报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747 / 7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PM10的监测与分析 [J].
马丽云 ;
曹磊 ;
李杨 ;
刘新春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231-235
[2]   重庆市多年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叶堤 ;
王飞 ;
陈德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4) :41-44
[3]   乌鲁木齐市低空温度层结与采暖期大气污染的关系 [J].
李景林 ;
郑玉萍 ;
刘增强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519-525
[4]   上海市近15a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的研究 [J].
杨勇杰 ;
谈建国 ;
郑有飞 ;
陈舜华 .
气象科学, 2006, (05) :536-541
[5]  
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廖国莲;.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5, 04
[6]  
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廖国莲;.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5, 04
[7]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钱翌 ;
巴雅尔塔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51-55
[8]   北京地区大气混合层高度的研究及气象特征 [J].
程水源 ;
张宝宁 ;
白天雄 ;
金宁 .
环境科学丛刊, 1992, (04) :46-52
[9]  
应用气象学.[M].胡毅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