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PM10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11
作者
马丽云 [1 ]
曹磊 [1 ]
李杨 [2 ]
刘新春 [2 ]
机构
[1] 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PM10浓度; API; 采暖期; 气溶胶; 乌鲁木齐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2.018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2007年5月2008年3月乌鲁木齐市PM10(吸入颗粒物)冬、春季节的大气污染情况,应用乌鲁木齐市三个监测点的空气污染PM10监测资料,采用PM10国家《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重量法数据处理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的空气污染PM10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在采暖期PM10浓度变化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以下简称沙区)<新市区,而在非采暖期天山区PM10浓度略高于新市区和沙区,三个采样点PM10浓度基本一致;(2)影响PM10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降水,夏季降水对PM10粒子浓度清除影响较大,冬季微量降雪日,逆温、高湿对污染物聚集的加剧高于微雪的清除能力;(3)2001-2007年乌鲁木齐地区API(空气污染指数)趋于下降趋势,与PM10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乌鲁木齐地区的环境污染有所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城市污水强化处理的污泥性能与生物相相关性研究 [J].
曾晓岚 ;
张智 ;
丁文川 ;
许萍 ;
邓晓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02) :24-26+86
[2]   北京西北城区与清洁对照点夏季大气PM10的微观特征及粒度分布 [J].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科学, 2003, (05) :11-16
[3]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77-184
[4]   北京地区严重污染状况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与参数研究 [J].
殷达中 ;
洪钟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3) :303-307
[5]   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 [J].
傅立新 ;
贺克斌 ;
何东全 ;
唐仲洲 ;
郝吉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4) :89-94
[6]  
现代生活中的污染与防治.[M].赵玉峰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环境生物技术.[M].马放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