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工艺对甜面酱风味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17
作者
康旭 [1 ]
曾灿伟 [1 ]
黄红霞 [1 ]
金华勇 [1 ]
杨进 [1 ]
李冬生 [1 ,2 ,3 ]
机构
[1]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 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甜面酱; GC-MS; 酿制工艺; 风味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4.24 [];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作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不同的甜面酱酿制工艺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时接种两种乳酸细菌的样品得到的酯类、醛类和风味成分总数均高于接单一细菌的样品;光照能促使醛类物质的生成;使用分离得到的菌种混合制曲能生成更多的风味物质;选用小麦对酯类和醛类的生成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豆瓣酱后熟过程中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变化 [J].
徐琳娜 ;
王璋 ;
许时婴 .
中国调味品, 2006, (09) :21-25
[2]   多菌种酿造酱油的特点 [J].
张国春 .
中国酿造, 1998, (05) :30-32
[3]   酱油中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 [J].
张海德 ;
张水华 ;
不详 .
中国调味品 , 1998, (08) :4-7
[4]   大豆酱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作用 [J].
张海 .
中国调味品 , 1993, (06) :7-10
[5]  
自然发酵黄豆酱中主要微生物酶系的形成及作用[D]. 孙常雁.东北农业大学 2007
[6]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汪勋清,哈益明,高美须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