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鲕粒滩的展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7
作者
陈小炜 [1 ]
牟传龙 [1 ]
葛祥英 [2 ]
康建威 [1 ]
周恳恳 [1 ]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华北; 寒武系第三统; 岩相古地理; 鲕粒灰岩; 鲕滩迁移;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板块内寒武系第三统普遍发育鲕粒灰岩,其展布特征和迁移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在大量野外地质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钻井等资料的解释以及前人对中国北方古地理的研究,根据其沉积特征并结合"优势相+特殊相"编图研究方法,认为华北板块内部围绕着鄂尔多斯古陆核,向华北板块周缘延伸,依次发育潮坪相、局限台地相以及开阔台地相等3种沉积单元,鲕粒在华北台地上大范围出现主要受到古地貌、水下隆起和海平面变化等外部条件的制约,而沉积相带的展布则控制着鲕粒滩的分布范围以及迁移的方向。高能的鲕粒滩主要分布于开阔台地相中,其次为潮坪相;而局限台地相内发育的多为反映低能环境的放射状鲕粒。高能鲕粒滩受到沉积相带控制,大多分布于开阔台地中靠近局限台地的一侧和潮坪边缘地区,并随着相区沿海侵的方向往内陆推进而不断迁移。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166 +1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鲕滩碳酸盐旋回沉积、古海平面变动控制及旋回年代学研究 [J].
柳永清 ;
孟祥化 ;
葛铭 .
地质科学, 1999, (04) :442-450
[12]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J].
沙庆安 ;
江茂生 .
沉积学报, 1998, (04) :62-70
[13]   江苏徐州大北望寒武系鲕粒及鲕粒灰岩特征 [J].
金瞰昆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5) :21-27
[14]   论山东中寒武统徐庄组与张夏组界线的三种类型 [J].
刘怀书 .
山东地质, 1992, (01) :19-24
[15]   冀鲁(西)地区早古生代浅海碳酸盐台地成生演化 [J].
文琼英 ;
孟繁利 .
岩相古地理, 1991, (05) :19-26
[16]   华北古浅海碳酸盐风暴沉积和丁家滩相序模式 [J].
孟祥化 ;
乔秀夫 ;
葛铭 .
沉积学报, 1986, (02) :1-18+130
[17]   华北地区中寒武世张夏期沉积相及古地理 [J].
狄明信 ;
管守锐 ;
黄醒汉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