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特征及意义

被引:19
作者
林社卿
杨道庆
夏东领
罗家群
尹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河南油田分公司
[3]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砂体; 断层; 油气成藏; 核桃园组; 泌阳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砂体和断层是泌阳凹陷油气运移的基本要素 ,砂体与断层匹配形成三类油气运移输导体系 :砂体单因素输导体系发育于凹陷南部 ,以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为特征 ;断层单因素输导体系主要由东、南部边界断层构成 ,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 ;砂体断层复合输导体系主要发育于凹陷北部 ,受断层性质、断面产状、形成时期、以及与砂体和鼻状构造的匹配关系的影响。油气输导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油气藏类型和分布规律 ,南部以各类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最为发育 ,南部边界断裂附近是寻找浅层次生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北部斜坡带发育复杂的断鼻断块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21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双河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J].
尹伟 ;
吴胜和 ;
林社卿 ;
宫清顺 ;
李春霞 .
石油学报, 2003, (05) :40-45
[2]   东营凹陷南斜坡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J].
刘震 ;
张善文 ;
赵阳 ;
高先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84-86
[3]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配置关系 [J].
张卫海 ;
查明 ;
曲江秀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118-120+185
[4]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J].
赵忠新 ;
王华 ;
郭齐军 ;
甘华军 ;
韩晋阳 ;
田晓雪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527-532+536
[5]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J].
付广 ;
薛永超 ;
付晓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1) :24-26+91
[6]   含油气系统中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 [J].
姜建群 ;
胡建武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193-196+254
[7]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张照录 ;
王华 ;
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33-135
[8]   泌阳凹陷双河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 [J].
朱水安 ;
李纯菊 ;
陈永正 ;
高玉荣 .
石油学报, 1983, (01) :11-16
[9]  
扇三角洲模式.[M].王寿庆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