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本、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工业化——基于三大部类再生产图式的结构分析

被引:14
作者
赵峰 [1 ]
赵奕菡 [1 ]
李帮喜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再生产理论; 三部类模型; 固定资本;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结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个在理论和经验上都存在持续争论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固定资本和流动不变资本的结构的角度重新考察了这个命题,并讨论了其与技术水平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包含固定资本的三部类再生产模型的框架下,我们测算了我国1990年到2012年间的三部类固定资本系数,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三部类的增长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固定资本部类的增长快于流动不变资本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固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这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固定资本需求比流动不变资本更大;在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消费资料部类的盈利能力持续高于固定资本和流动不变资本部类,成为推动社会资本积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逐渐显示出了带动流动不变资本部类和固定资本部类增长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马克思两大部类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宏观结构:一个经验研究 [J].
赵峰 ;
赵翌辰 ;
李帮喜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 31 (02) :73-81
[2]  
投资驱动、固定资本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李帮喜. . 2015
[3]   生产资料部类优先增长: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J].
徐春华 .
经济学动态, 2017, (02) :25-36
[4]  
Wage-Profit Curves in a von Neumann-Leontief Model:Theory and Computation of Japan’’s Economy 1970—1980. Fujimori,Y. Journal of Applied Input-Output Analysis . 1992
[5]   关于我国两大部类产值及其比例关系的初步探讨 [J].
张思明 .
计划经济研究, 1984, (25) :36-39
[6]  
Building 2-sector Schemes from the Input-Output Table:Computation of Japans Economy 1960-1985. Fujimori,Yoriaki. Josai University Bulletin . 1992
[7]   两大部类协调性:量化测算——基于我国现实经济活动的视角 [J].
刘宇 ;
逄金玉 ;
陈伟 .
经济学家, 2007, (06) :71-78
[8]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动 [J].
郭克莎 .
经济科学, 1990, (03)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