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类型的界定与评价

被引:22
作者
张泱 [1 ]
姜中珠 [2 ]
董希斌 [2 ]
蒙宽宏 [3 ]
机构
[1]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政府
[2] 东北林业大学
[3]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低质林; 界定; 类型; 评价;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9.11.034
中图分类号
S756.4 [次生林改造];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利用对小兴安岭林区典型低质林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的样地森林资源的详细资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对林分树种、林分密度、林分径级、林分多样性和丰富度以及土壤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筛选造成低质林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分析主要因子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低质林划分的技术参数,据此划分了低质林的不同类型:非经济型低质林、低密度型低质林、草原型低质林、生长潜力型低质林和高肥低效低质林。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低质林林分评定 [J].
杨学春 ;
董希斌 ;
姜帆 ;
蒙宽宏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10) :10-12+15
[2]   低价林概念商榷 [J].
杜晓军 ;
姜凤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36-140
[3]   湖州主要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J].
蒋文伟 ;
俞益武 ;
姜培坤 ;
姜志林 .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18-21
[4]   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研究综述 [J].
雷相东 ;
唐守正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0-146
[5]   太行山低质低效林判定标准 [J].
李铁民 .
山西林业科技, 2000, (03) :1-8+14
[6]   论黄土高原地区低效刺槐林改造问题 [J].
郭小平 ;
朱金兆 ;
余新晓 ;
罗晶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4) :77-82
[7]   木麻黄低效林土壤成因的判别分析 [J].
叶功富 ;
徐俊森 ;
隆学武 ;
林武星 ;
潘惠忠 ;
冯泽幸 ;
张水松 .
防护林科技, 1996, (S1) :69-72
[8]   柳杉平均高与平均胸径模型的研究 [J].
张光坤 .
福建林业科技, 1995, (03) :55-58
[9]   山杨天然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J].
陈东来,秦淑英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36-43
[10]  
长江中上游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技术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曾思齐,佘济云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