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型相关文献统计分析

被引:33
作者
庞军 [1 ]
唐宏亮 [1 ]
杨扬 [1 ]
雷龙鸣 [2 ]
机构
[1] 广西中医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未病; 疲劳; 中医诊断; 辨证分型; 症状体征和证候; 统计学,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 [];
学科分类号
10 ;
摘要
目的:中医中药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疗法对亚健康的防治,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综述目前临床关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与证候概况,为亚健康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96-01/2005-12研究亚健康证型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亚健康,中医,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文献年代、期刊分布、亚健康证型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选择:亚健康证型文献选择,纳入标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相关文献,并且有确切的辨证证候分型。排除标准:综述文献,无确切证侯分型的文献,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获取中医防治亚健康文献83篇。纳入有确切中医辨证及证候分型的文献15篇,对综述文献及无确切中医证候分型的文献共68篇予以排除。资料综合:文献综合分析表明:①研究亚健康的文献以及运用中医研究亚健康的文献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共报道亚健康中医辨证分型139种次,整合后共22个中医证型。②亚健康的病性属虚证为主,虚证、虚实夹杂证者分别占证型总数的51.80%,36.70%,其中报道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肾两虚证4种证型共84次,占证型总数60.43%。③亚健康所涉及的病位以脾、肝、心、肾四脏为多,在此四脏当中,多数文献又认为与脾脏和肝脏的关系尤为密切,涉及此四脏的证型分别占总数的48.92%,31.65%,19.42%,13.67%。④亚健康的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肾两虚四种证型为主,占证型总数的60.44%;湿热内蕴、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脾肺气虚、肾阴亏虚、心肾不交及脾虚证等7种证型占证型总数的30.92%。结论: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肾两虚证可作为亚健康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主要证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亚健康状态实证机理探析 [J].
周国琪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5, (12) :5-6
[2]   构建中国汉族人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DNA消减文库 [J].
代方国 ;
赵晓山 ;
罗仁 ;
张曦倩 ;
罗云坚 ;
崔丽娟 ;
付婷婷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19) :97-99+263
[3]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及针灸调理 [J].
宫艳华 ;
孙巧云 .
辽宁中医杂志, 2005, (04) :356-357
[4]   亚健康中医新说与干预 [J].
高益民 ;
张晓明 .
首都医药, 2005, (02) :45-47
[5]   亚健康的康复医学干预 [J].
尚颖 ;
曹东平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36) :8374-8375
[6]   黄文政教授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经验 [J].
张丽芬 .
天津中医药, 2004, (02) :102-104
[7]   亚健康状态378例40项症状分析述评 [J].
王红玉 ;
高颖 .
中医药学刊, 2004, (04) :624-625
[8]   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辨证 [J].
李晶 ;
金亚晶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9) :1756-1756
[9]   王琦教授论治亚健康学术思想概要 [J].
龚海洋 ;
高京宏 ;
夏仲元 .
中医药学报, 2003, (04) :14-16
[10]   亚健康与中医基础理论述要 [J].
张庆祥 ;
朱齐超 .
中医药学刊, 2003, (07) :1137-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