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现状及犯罪学展望与回应

被引:1
作者
王传波 [1 ]
尤泽东 [2 ]
机构
[1]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管理系
[2] 武警济南指挥学院教务科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失衡; 犯罪学; 展望; 回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1407 ;
摘要
犯罪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在本质上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关系失调、社会结构不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根据犯罪学通说,人口结构状况是犯罪现象产生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人口性别结构对犯罪数量和犯罪类型有相当影响。分析研究我国当前的人口性别结构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对我们搞好犯罪预测和预防具有特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协调社会政策: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途径 [J].
宋健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05) :30-32
[2]   从社会性别视角透析出生性别比失衡 [J].
何绍辉 .
西北人口, 2006, (04) :12-15
[3]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 [J].
汤兆云 .
人口学刊, 2006, (01) :25-31
[5]   关于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思考 [J].
王翠英 .
黑河学刊, 2005, (02) :114-117
[6]   关于我国刑法中性犯罪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培泽 .
现代法学, 2004, (04) :87-91
[7]   人口普查与性别统计 [J].
郑晓瑛 .
妇女研究论丛, 2001, (03) :11-15
[8]   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在德国的应用 [J].
陈友华 ;
米勒·乌尔里希 .
人口研究, 2001, (03) :47-54
[9]  
犯罪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康树华, 2004
[10]  
犯罪学[M]. 法律出版社 , 许章润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