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冈底斯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浆侵位中心和矿化中心:破裂裂隙和矿化强度证据
被引:21
作者
:
肖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肖波
[
1
]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光明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克章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金祥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俊兴
[
1
]
刘小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小兵
[
2
]
夏代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巨龙铜矿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夏代祥
[
3
]
吴兴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巨龙铜矿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兴炳
[
3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震威
[
4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西藏巨龙铜矿有限公司
[4]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莫斯科大学地质系
来源
:
矿床地质
|
2008年
/ 02期
关键词
:
地质学;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
岩浆侵位中心;
矿化中心;
破裂裂隙;
冈底斯;
D O I
:
10.16111/j.0258-7106.2008.02.005
中图分类号
: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根据对驱龙矿区各类岩石破裂裂隙的野外实测数据,结合矿区已有钻孔品位资料,分别绘制了矿区地表破裂裂隙等值线图、走向投影图及梅花图、钻孔5000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Cu、Mo品位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石中破裂裂隙相当发育,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多个高值中心,空间上破裂裂隙呈放射状产出;5000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显示Cu、Mo矿化较强、较均匀,矿化呈面状,为典型的由单一斑岩体侵位造成的中心式矿化特征。据破裂裂隙和Cu、Mo矿化空间分布,可确定驱龙矿区岩浆中心和矿化中心均位于钻孔405、1205、801、809所围成的矩形区域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侯增谦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竹森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郑有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有业
聂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聂凤军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江思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江思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光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6)
: 629
-
651
[2]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增谦
潘桂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桂棠
王安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安建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莫宣学
田世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田世洪
孙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孙晓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林
王二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二七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谢玉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谢玉玲
曾普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曾普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克章
许继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继峰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竹森
费红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费红彩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J].
矿床地质,
2006,
(05)
: 521
-
543
[3]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增谦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竹森
徐文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徐文艺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莫宣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林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董方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董方浏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光明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光明
赵志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志丹
江思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江思宏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克章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4)
: 337
-
358
[4]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亮亮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莫宣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冰
董国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国臣
赵志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志丹
[J].
岩石学报,
2006,
(04)
: 1001
-
1008
[5]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侯增谦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高永丰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孟祥金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曲晓明
黄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黄卫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39
-
248
[6]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侯增谦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131
-
144
[7]
西藏自治区驱龙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康亚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
康亚龙
王随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
王随中
尹利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
尹利君
[J].
甘肃冶金,
2004,
(01)
: 25
-
27
[8]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郑有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郑有业
薛迎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薛迎喜
程力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程力军
樊子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樊子珲
高顺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高顺宝
[J].
地球科学,
2004,
(01)
: 103
-
108
[9]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芮宗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芮宗瑶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侯增谦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曲晓明
张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张立生
王龙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王龙生
刘玉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刘玉琳
[J].
矿床地质,
2003,
(03)
: 217
-
225
[10]
Z.-Q Hou,Y.-F Gao,X.-M Qu,Z.-Y Rui,X.-X Mo.Origin of adakitic intrusives generated during mid-Miocene east–west extension in southern Tibet[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1)
←
1
2
→
共 13 条
[1]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侯增谦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竹森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郑有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有业
聂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聂凤军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江思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江思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光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6)
: 629
-
651
[2]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增谦
潘桂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潘桂棠
王安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安建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莫宣学
田世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田世洪
孙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孙晓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林
王二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二七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谢玉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谢玉玲
曾普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曾普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克章
许继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许继峰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竹森
费红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费红彩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J].
矿床地质,
2006,
(05)
: 521
-
543
[3]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增谦
杨竹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竹森
徐文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徐文艺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莫宣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林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永丰
董方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董方浏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光明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曲晓明
李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光明
赵志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志丹
江思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江思宏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孟祥金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振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克章
杨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志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4)
: 337
-
358
[4]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亮亮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莫宣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冰
董国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国臣
赵志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志丹
[J].
岩石学报,
2006,
(04)
: 1001
-
1008
[5]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侯增谦
高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高永丰
孟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孟祥金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曲晓明
黄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黄卫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39
-
248
[6]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侯增谦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131
-
144
[7]
西藏自治区驱龙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康亚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
康亚龙
王随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
王随中
尹利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
尹利君
[J].
甘肃冶金,
2004,
(01)
: 25
-
27
[8]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
郑有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郑有业
薛迎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薛迎喜
程力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程力军
樊子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樊子珲
高顺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高顺宝
[J].
地球科学,
2004,
(01)
: 103
-
108
[9]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芮宗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芮宗瑶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侯增谦
曲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曲晓明
张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张立生
王龙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王龙生
刘玉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刘玉琳
[J].
矿床地质,
2003,
(03)
: 217
-
225
[10]
Z.-Q Hou,Y.-F Gao,X.-M Qu,Z.-Y Rui,X.-X Mo.Origin of adakitic intrusives generated during mid-Miocene east–west extension in southern Tibet[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