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酸解过程中损失有机质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雷天柱 [1 ]
夏燕青 [1 ]
邱军利 [1 ]
靳明 [2 ]
孟仟祥 [1 ]
方琳浩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有机酸(盐); 酸解; 流失有机物; 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采用目前常用的烃源岩酸解处理有机碳分析方法时,常会有一部分有机质随酸解液流失,造成有机碳测量结果偏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常规有机碳分析流程获取酸解液,加入NaCl使其达到过饱和后萃取,获得有机碳含量为10%左右的可溶有机质流失物,进一步分析显示,它们主要是短链脂肪酸、4-羟基脂肪酸、芳香酸和芳香酸酐等有机酸(盐)类化合物;作为优质生气母质,每100 g岩样中至少可生成40 mL的甲烷气,因此,对于大量含碳酸盐岩的烃源岩地层,有机碳分析流程中应增加冲洗液中有机质再萃取这一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957 / 9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微量元素V和Ni的油气地质意义 [J].
李广之 ;
胡斌 ;
邓天龙 ;
袁子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1) :13-17
[2]   油藏储层内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信息提取与烃源岩精细对比技术研究进展 [J].
王琪 ;
史基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564-570
[3]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成因与分布 [J].
张晓宝 ;
马立元 ;
孟自芳 ;
段毅 ;
周世新 ;
胡勇 ;
彭德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7) :598-608
[4]   中国天然气资源及前景分析——兼论“西气东输”的储量保证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卫延召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1-8
[5]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X.有机矿质复合体转化的初步研究 [J].
侯惠珍 ;
徐建民 ;
袁可能 .
土壤学报, 1999, (04) :470-476
[6]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若干重大科学问题 [J].
李晋超 ;
马永生 ;
张大江 ;
黄第藩 ;
张水昌 ;
程克明 ;
徐志川 ;
李小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17-18+3+9
[7]  
中国海相石油地质与叠合含油气盆地.[M].赵文智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8]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戴金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9]  
Lipids and their modes of occurrence in two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Danube delta and northwestern Black Sea: implications for sources and early diagenetic alteration.[J].Anouk Garcette-Lepecq;Claude Largeau;Ioanna Bouloubassi;Sylvie Derenne;Alain Saliot;Anne Lorre;Vanessa Point.Organic Geochemistry.2004, 8
[10]  
Amount and composition of clay-associated soil organic matter in a range of kaolinitic and smectitic soils.[J].E.J.W Wattel-Koekkoek;P.P.L van Genuchten;P Buurman;B van Lagen.Geoderma.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