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深松深度对玉米根系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冯晔 [1 ,2 ]
张玉霞 [1 ]
王春雷 [2 ]
张建华 [2 ]
包额尔敦嘎 [2 ]
郑威 [2 ]
纪晓波 [3 ]
机构
[1] 内蒙古民族大学
[2]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 通辽市厚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根系活性; 产量;
D O I
10.14045/j.cnki.15-1220.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辽市95%以上的玉米耕地已多年未深松,犁底层多年未打破,长期旋耕加剧农田表层土壤流失和风蚀,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耕层变浅,以当地传统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夏季深松30cm和深松40cm处理,通过深松和常规耕法对玉米生理机制及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深松深度对根系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夏季深松40cm比深松30cm的保墒效果明显;深松处理提高了玉米根系活性,增加了根冠比和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1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性质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J].
梁金凤 ;
齐庆振 ;
贾小红 ;
宫少俊 ;
黄元仿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945-950
[2]   通辽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J].
包额尔敦嘎 ;
张建华 ;
张晋纯 ;
高玉华 ;
高丽辉 ;
张桂华 ;
冯晔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01) :105-106
[3]   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 [J].
王志刚 ;
高聚林 ;
任有志 ;
赵明 ;
董志强 ;
李少昆 ;
杨凤山 .
玉米科学, 2007, (06) :51-56
[4]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地表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孙利军 ;
张仁陟 ;
黄高宝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207-211
[5]   免耕技术研究进展 [J].
陈军胜 ;
苑丽娟 ;
呼格·吉乐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184-190
[6]   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宋日 ;
吴春胜 ;
牟金明 ;
徐克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73-75+80
[7]   土壤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
孟庆秋 ;
谢佳贵 ;
胡会军 ;
王晓春 ;
王秀芳 ;
吴巍 .
吉林农业科学, 2000, (02) :25-28
[8]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宫亮 ;
孙文涛 ;
包红静 ;
王聪翔 ;
孙占祥 .
玉米科学, 2011, (03) :118-120+125
[9]   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J].
肖继兵 ;
孙占祥 ;
杨久廷 ;
张玉龙 ;
郑家明 ;
刘洋 .
土壤通报, 2011, 42 (03) :709-714
[10]   低氮胁迫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J].
宋桂云 ;
范富 ;
杨恒山 ;
侯迷红 ;
苏雅乐 ;
乔宏伟 ;
范秀艳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2) :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