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徐建亚
机构
[1] 江苏省盐城市计划生育指导所江苏盐城
关键词
春玉米; 棉花; 不同栽培方式; 亚洲玉米螟;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3.03.008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玉米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春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 ,亚洲玉米螟各代次在玉米、棉花上的分布转移规律不受玉米栽培方式的影响 ,一致表现为 :1代基本上发生在玉米田 ;2代期有少量转入棉田为害 ,但仍以玉米田为主 ;3代期大多数转移到棉田为害 ,成为危害棉花的主害代次。从发生为害的数量来看 :1、2代亚洲玉米螟的差异不大 ,但在 3代期的棉田内发生了分化 ,春玉米直播类型区棉田的亚洲玉米螟百株虫量和铃害率分别为春玉米移栽类型区的 2 .12倍和 3 .2 0倍。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移栽玉米田内的亚洲玉米螟发育进度加快 ,收获期提前又与 2代亚洲玉米螟最易受损的化蛹高峰期吻合 ,加之玉米收获物提早离田带走部分虫体等因素起了压低棉田 3代虫源基数的作用所致。通过调查还发现 ,春玉米育苗移栽的栽培技术对玉米来说 ,兼有节约用种量 ,解决苗期鼠害 ,苗床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生育期提早 7d左右 ,最终产量增加一成以上等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57+359 +3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 [J].
朱月英,徐文华,李洪山,周加春,施建中,吴国群,周生丰,袁增干 .
中国棉花, 1996, (07) :13-14+9
[3]  
棉田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M].王昆等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4]  
农业昆虫学.[M].南京农业大学等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