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的堵调及种群分布

被引:16
作者
宋智勇 [1 ]
郭辽原 [1 ]
袁书文 [2 ]
郝滨 [1 ]
吴晓玲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高温油藏;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 内源微生物; 物理模拟实验; 微生物堵调;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高温高压油藏(65℃、11MPa),以其中内源微生物群落为主要对象,利用物理模拟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内源微生物被激活后与多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群落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内源微生物激活后使岩心渗透率由1.64μm2降至1.01μm2。多孔介质和油水两相界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截留能力,水驱2PV后产出液细菌浓度由108个/mL降至106个/mL以下,而每毫升岩心中细菌总量约为7×108个。利用分子方法研究群落结构发现,以糖类、烃类和脂肪酸为底物的代谢活动已被激活并在产出液或岩心不同位置形成优势,并且产出液和岩心中产甲烷古菌一致,而岩心内细菌种类丰富(>20种嗜热菌),且多样性高于产出液。
引用
收藏
页码:975 / 9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内源微生物驱油物模实验及其群落演变研究 [J].
宋智勇 ;
郭辽原 ;
高光军 ;
段传慧 ;
张君 .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 (01) :89-93
[2]   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及其提高采收率潜力研究 [J].
冯庆贤 ;
向廷生 ;
Nazina TN ;
王建强 ;
倪方天 .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04) :496-501
[3]   一株高温解烃产黏菌的特性及其调剖驱油效果 [J].
王君 ;
马挺 ;
李蔚 ;
刘静 ;
梁凤来 ;
刘如林 .
化工学报, 2008, (03) :694-700
[4]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调剖先导性现场试验研究 [J].
郭万奎 ;
石成方 ;
万新德 ;
李蔚 ;
石梅 .
石油学报, 2006, (S1) :86-90
[5]   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J].
程海鹰 ;
王修林 ;
徐登霆 ;
马光东 ;
汪卫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91-94+110
[6]   一株以原油为碳源的Pseudomonas sp.菌化学趋向性研究 [J].
景贵成 ;
郭尚平 ;
俞理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2) :187-191
[7]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与生长实验研究 [J].
冯庆贤 ;
窦松江 ;
杨怀军 ;
陈智宇 ;
牟伯中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26-128
[8]  
Brevibacillus Brevis和Bacillus Cereus MEOR机制的研究及在大庆油田的应用[D]. 伍晓林.江南大学 2005
[9]  
Thermotoga elfii sp.nov.a novel thermophilic bacterium from an African oil-producing well. Ravot G,Magot M,Fardeau ML,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