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方案

被引:15
作者
高淑琴 [1 ]
苏小四 [1 ]
杜新强 [1 ]
谢轶 [1 ]
齐素文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大庆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
关键词
降落漏斗; 人工调蓄; 人工回灌; 大庆西部;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8.02.010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地下水资源的长期大量集中开采形成了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的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利用降落漏斗区腾空的地下储水空间进行水资源的人工调蓄可使地下水位得到恢复。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庆市目前已形成了东西两个大的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必须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设计并模拟了现状开采、逐年压缩分别在现采和压采基础之上进行人工回灌等4种人工调蓄方案,对大庆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进行水资源人工调蓄。结果表明,压缩开采和人工回灌均可加速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的恢复,在逐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5%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回灌(0.45×108m3/a),地下水位恢复效果最明显,到2010年末,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可回升7.7~10.3 m。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 [J].
杜新强 ;
齐素文 ;
廖资生 ;
李砚阁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2) :293-297
[2]   济宁城区地面沉降演变规律及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J].
贾德旺 ;
岳跃华 ;
叶进霞 ;
王学森 ;
孙英波 .
山东国土资源, 2006, (11) :38-41
[3]   银川平原与地下水相关的生态环境及演变 [J].
王改平 ;
吴学华 ;
杨建 ;
刘铮 .
宁夏工程技术, 2006, (03) :226-229+234
[4]   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预测方法的现状与未来 [J].
许烨霜 ;
余恕国 ;
沈水龙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6, (03) :352-357
[5]   河北省地下水灾害的类型分布及防治对策 [J].
张素珍 ;
张秀兰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6, (04) :41-43
[6]   东北经济区地下水系统退化的环境效应 [J].
李景春 ;
贾伟光 ;
金洪涛 .
地质与资源, 2005, (04) :272-273+278
[7]   西北干旱区水文系统的演变与荒漠化 [J].
陈梦熊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1) :1-4
[8]   甘肃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荒漠化的水资源问题 [J].
康尔泗 ;
李新 ;
张济世 ;
胡兴林 .
冰川冻土, 2004, (06) :657-667
[9]   审视地下水资源 [J].
杨琳 .
瞭望新闻周刊, 2004, (05) :17-18
[10]   浅谈地下水人工补给问题 [J].
谢乐云 ;
杨文涛 .
西部探矿工程, 2003, (09) :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