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

被引:57
作者
黄娉婷
张晓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空间布局; 城市结构; 京津冀都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变迁,带动城市空间发生重构。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成熟,生产片段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对地区产业链的研究有助于寻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途径。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数据,刻画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考察汽车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集聚与扩散特点,探讨汽车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地域特征差异,并分析影响微观企业空间布局的驱动力量。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集聚程度较低,2001年出现少数集聚中心主导的向心集聚,2010年核心城市与多个新兴集聚点共存;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朝阳、通州、大兴等)、天津市环城4区(西青、东丽等)以及河北的沧州、廊坊是汽车零部件和配件企业的主要集聚区,而汽车修理企业则倾向于在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丰台、朝阳)、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以及河北的唐山和石家庄布局。基于条件logit模型的定量研究,验证了市场条件、集聚经济和政策引导等因素是影响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集聚经济、制度约束与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功能区位 [J].
刘作丽 ;
贺灿飞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606-1620
[2]   集聚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 [J].
余珮 ;
孙永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71-82
[3]   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 [J].
李少星 ;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10, 29 (12) :2132-2142
[4]   苏州市区信息通讯企业空间集聚与新企业选址 [J].
袁丰 ;
魏也华 ;
陈雯 ;
金志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53-163
[5]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J].
樊杰 ;
王宏远 ;
陶岸君 ;
徐建红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31-141
[6]   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 [J].
吕卫国 ;
陈雯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42-152
[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
梁进社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4-24
[8]   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讨——以“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 [J].
刘卫东 ;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05, (06) :16-24
[9]   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 [J].
张同升 ;
梁进社 ;
宋金平 .
经济地理, 2005, (03) :315-319+332
[10]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J].
张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