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中亚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
被引:16
作者:
范彬彬
[1
,2
]
罗格平
[1
]
胡增运
[1
]
李超凡
[1
,2
]
韩其飞
[1
,2
]
王渊刚
[1
,2
]
李小玉
[1
]
艳燕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中亚;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变化趋势;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6.02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中亚地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信息资料有限,研究深度无法满足亚欧内陆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要求。采用欧空局(ESA)GlobCover 2 2005年的全球陆地覆盖数据集资料和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较为系统分析了1992-2009年中亚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中亚耕地面积及作物产量呈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耕地面积由1992年的43.1×10~4km2(比例10.9%)下降到2000年的29.8×10~4km2(比例7.58%),然后上升至2009年的31.6×10~4km2(比例8.04%),但仍未恢复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2)林地与草地面积变化不明显,但草地载畜量变化显著。其中哈萨克斯坦2009年草地载畜量(6.25×10~7标准羊单位)仅为1992年草地载畜量(9.91×10~7标准羊单位)的63.1%;土库曼斯坦2009年草地载畜量为2.96×10~7标准羊单位,是1992年草地载畜量(1.04×10~7标准羊单位)的3倍左右;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草地载畜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中亚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巨大,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农田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过渡放牧等生态问题,如何有效治理与防治上述问题,对中亚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