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矩阵与Rough关系矩阵

被引:2
作者
陈泽华
谢刚
谢克明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粒计算; Rough集; 粒矩阵; Rough关系矩阵;
D O 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08.04.029
中图分类号
TP182 [专家系统、知识工程];
学科分类号
1111 ;
摘要
针对Rough集本身的代数定义和其他各种扩展模型没有提供简捷的计算边界元素数目的算法,笔者定义了粒矩阵和Rough关系矩阵,采用二进制粒矩阵运算代替传统的等价类计算获得上、下近似,灵活高效。从集合论的角度完善了Rough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矩阵的知识发现算法,同时举例证明了Rough包含与Rough相等的隶属度函数定义的充要条件仅仅是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Rough集的发展前景看粒计算的研究趋势 [J].
刘清 ;
孙辉 .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6, (05) :1-10
[2]   粒度计算研究综述 [J].
李道国 ;
苗夺谦 ;
张东星 ;
张红云 .
计算机科学, 2005, (09) :1-12
[3]   模糊商空间理论(模糊粒度计算方法) [J].
张铃 ;
张钹 .
软件学报, 2003, (04) :770-776
[4]  
粒计算及人工选择算法理论研究[D]. 陈泽华.太原理工大学 2007
[5]  
粒计算[M]. 科学出版社 , 苗夺谦等, 2007
[6]  
问题求解理论及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钹,张铃著, 1990
[7]   Toward a theory of 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and its centrality in human reasoning and fuzzy logic [J].
Zadeh, LA .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7, 90 (02) :111-127
[8]  
ROUGH SETS, ROUGH RELATIONS AND ROUGH FUNCTIONS[J] . Zdzislaw Pawlak.Fundamenta Informaticae . 199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