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急性左室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郭忠玉 [1 ]
黄进 [2 ]
机构
[1]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2] 南京市胸科医院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溶栓; 左心室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急性左心室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心功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左心室AMI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非随机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组)29例,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32例,普通药物治疗组17例。分别监测AMI后30天、90天、180天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diameter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PCI组及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在30天、90天和180天LVDED、LVDSD与普通药物治疗组(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VEF明显高于普通药物治疗组(P<0.05);急诊PCI与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在各个时点比较LVDED、LVDSD、LVEF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诊PCI、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均可以抑制中晚期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且明显优于普通药物治疗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对左室重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J].
肖暖 ;
唐路宁 ;
陈春红 ;
王占启 ;
张晶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03) :270-273
[2]   直接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J].
马骏 ;
邱建 ;
向定成 ;
袁彬彬 ;
吴小岩 ;
冯力 ;
洪长江 ;
何建新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6, (12) :724-726
[3]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疗效 [J].
黄劲 .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11) :1288-1289
[4]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3种方法疗效的对比观察 [J].
刘军鲁 ;
邱春光 ;
金立伟 ;
雷励 ;
席宏巍 ;
任爱巧 ;
安爱红 ;
张玉玲 ;
王茜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6, (04) :248-250
[5]   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J].
高金鸾 ;
郭乐凌 .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 (06) :461-462
[6]   早期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的阻抑效应和心功能改善作用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J].
胡少东 ;
傅向华 ;
马宁 ;
王荣英 ;
李亮 ;
刘君 ;
谷新顺 ;
郝国祯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03) :20-23
[7]   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J].
孟庆智 ;
徐家麒 ;
王娟 ;
钱惟成 ;
王志华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 (01) :21-23
[8]   再血管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激素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 [J].
颜勇 ;
杨庭树 ;
苗冬梅 ;
冯斌 .
中国循环杂志, 2004, (01) :32-34
[9]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J].
寇勇 ;
耿玉学 ;
安可英 ;
许道营 ;
张连国 ;
李爱玲 .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3, (06) :465-466
[10]  
Primary angioplasty versus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23 randomised trials[J] . Ellen C Keeley,Judith A Boura,Cindy L Grines.The Lancet . 2003 (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