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盆地古构造再造——以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为例

被引:12
作者
刘学锋
孟令奎
黄长青
赵春宇
机构
[1]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2]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3]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
[4] 湖北荆州
[5] 湖北武汉
关键词
GIS; 盆地; 古构造; 空间分析; 可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再造地质历史时期盆地的古格局构造对于盆地构造演化史研究和油气运移路径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将地理信息系统与盆地分析方法融合开展了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古构造演化史研究 ,阐述了在GIS支持下开展盆地古构造演化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再造了古中央隆起带的古构造格局 ,简要分析了古中央隆起带的古构造演化史 .分析表明 ,古中央隆起带于火石岭—营城期开始发育 ,登楼库期定型 ,泉头期开始萎缩 ,姚家期末停止发育 ,从油气主运移期与构造形成期的配套关系考虑 ,古中央隆起带是深层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回剥分析重建古构造格局——以川、鄂、湘边区为例 [J].
刘学锋 ;
何幼斌 ;
张或丹 .
古地理学报, 1999, (02) :53-61
[2]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 [J].
吴信才 .
地球科学, 1998, (04) :5-9
[3]   对Watts等构造沉降量计算公式的修正 [J].
刘学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82-85+101
[4]   巴彦浩特盆地沉降史分析 [J].
刘学锋 ;
刘绍平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25+5+26-31
[5]  
数字高程模型[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志林, 2001
[6]  
空间分析[M].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郭仁忠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