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平衡特征

被引:17
作者
韩莹 [1 ,2 ]
李恒鹏 [1 ]
聂小飞 [1 ,2 ]
徐昔保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太湖上游; 丘陵地区; 用地类型; 氮磷平衡; 茶园; 天目湖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 [环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收支平衡决定了氮、磷在土壤的富集,进一步影响氮、磷的流失强度,分析该过程有助于揭示不同用地类型对区域的环境效应.以位于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的天目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问卷、土壤和植被生物量实验分析、文献调研和氮、磷表观平衡模型的方法,选择研究区的茶园、水田、马尾松林和竹林四种典型用地类型,系统分析了氮、磷的输入要素,包括肥料输入、大气沉降、秸秆返田/枯枝落叶、生物固氮、人畜排泄物返田,以及输出要素,包括植物生长吸收、氨挥发、反硝化,并比较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土壤表层氮、磷含量比较,揭示太湖流域上游丘陵山区主要用地类型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氮、磷盈余量大小顺序为茶园>水田>马尾松林>竹林,分别是648.6、248.9、115.5、53.6 kgN/(hm2.a)和319.9、29.7、1.2和-3.4 kgP/(hm2.a);氮、磷利用效率以竹林最高,茶园的氮、磷利用效率均最低,仅为15.0%和3.1%;土壤氮盈余量与表层氮含量未能呈现出一致的关系,土壤磷盈余量与表层磷含量比较类似,并由此得出竹林比马尾松林更有利于水环境保护,而茶园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超过水田.
引用
收藏
页码:829 / 8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太湖地区水稻追肥的氨挥发损失和氮素平衡 [J].
周伟 ;
田玉华 ;
尹斌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01) :32-36
[2]   施肥对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李永夫 ;
姜培坤 ;
刘娟 ;
王旭东 ;
吴家森 ;
叶耿平 ;
周国模 .
林业科学, 2010, 46 (12) :165-170
[3]   毛竹林土壤磷、钾养分状况及生长效应 [J].
高志勤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6) :33-37
[4]   太湖地区麦季氨挥发与氮素利用的研究 [J].
黄进宝 ;
葛高飞 ;
范晓晖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6 (04) :677-682
[5]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 [J].
高利伟 ;
马林 ;
张卫峰 ;
王方浩 ;
马文奇 ;
张福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173-179
[6]   1949~2005年江西省农田养分平衡动态的宏观分析 [J].
周杨明 ;
于秀波 ;
鄢帮有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5) :919-926
[7]   华南丘陵区针叶林和果园地表N2O通量的日变化 [J].
刘惠 ;
赵平 .
生态环境, 2008, (03) :1116-1119
[8]   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研究 [J].
刘西军 ;
黄庆丰 ;
聂昌伟 ;
刘成彬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124-127
[9]   长江三角洲氮收支的估算及其环境影响 [J].
邓美华 ;
谢迎新 ;
熊正琴 ;
邢光熹 ;
颜晓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0) :1709-1716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N平衡现状 [J].
郗金标 ;
张福锁 ;
有祥亮 .
生态学报, 2007, (08) :3257-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