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生态系统N平衡现状

被引:8
作者
郗金标 [1 ]
张福锁 [1 ]
有祥亮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森林森林生态系统; N素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由于N饱和生态系统的出现,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环境污染储蓄库的认识受到挑战。收集了近十余年来全国各地森林N素循环的研究资料,通过对目前大气N沉降、森林生物固N、森林生态系统N的流失、淋失、挥发等各项收支参数的分析,借助农田养分收支平衡的估算思路和方法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N平衡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N的输入大于输出,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年容纳大气N约为736万t,其中约176万t来自于大气N沉降,约599万t来自于生物固N。而进入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N约16万t固定在木材中用以维持森林蓄积的增加,其余绝大部分则保存于森林土壤,使得森林土壤全N含量大约以每年0.002%的速率增长。但不断增加的N素输入并未导致森林生态系统N饱和,全国的森林蓄积仍保持增长的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在N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仍是环境N的储蓄库,对于调节气候,防治污染具有重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57 / 32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 [J].
肖冬梅 ;
王淼 ;
姬兰柱 ;
韩士杰 ;
王跃思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46-52
[2]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J].
辛学兵 ;
翟明普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6) :668-676
[3]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磷、钾循环与平衡研究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毛任钊 ;
董文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63-1867
[4]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 Ⅲ.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J]. 廖观荣,钟继洪,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王尚明,杨国清,简明,李宏.生态环境. 2003(03)
[5]   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研究进展 [J].
李志博 ;
王起超 ;
陈静 .
土壤与环境, 2002, (04) :417-421
[6]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J].
沙丽清 ;
郑征 ;
冯志立 ;
刘玉洪 ;
刘文杰 ;
孟盈 ;
李明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689-694
[7]   中国主要湖泊营养氮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 [J].
叶雪梅 ;
郝吉明 ;
段雷 ;
周中平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2, (01) :54-58
[8]   中国农田土壤NO排放通量分布格局研究 [J].
王效科 ;
庄亚辉 ;
李长生 .
生态学报, 2001, (08) :1225-1232
[9]   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研究 [J].
盛炜彤 .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06) :589-597
[10]   广西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分析 [J].
谭宏伟 ;
周柳强 ;
谢如林 .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0, (02) :82-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