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施氮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84
作者
胡雅杰 [1 ,2 ]
朱大伟 [1 ,2 ]
邢志鹏 [1 ,2 ]
龚金龙 [1 ,2 ]
张洪程 [1 ,2 ]
戴其根 [1 ,2 ]
霍中洋 [1 ,2 ]
许轲 [1 ,2 ]
魏海燕 [1 ,2 ]
郭保卫 [1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2] 杨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关键词
氮肥运筹; 超级粳稻;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秸秆还田不仅可改良土壤和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酸积累和微生物固氮,抑制水稻前期生长。在长江流域稻麦两熟地区,当地农户往往通过增加施氮量来解决秸秆还田的负效应,造成肥料浪费和氮污染。因此,探索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优化的氮肥运筹措施,阐明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与利用对氮素响应特征,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12 2013年,以超级粳稻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兴化市进行大田试验,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常规施氮300 kg/hm2(N1)、增加施氮量345 kg/hm2(N2)和常规施氮运筹(CFP,基肥∶分蘖肥∶穗肥=3∶3∶4)、改进施氮运筹(MFP,基肥∶分蘖肥∶穗肥=4∶3∶3),以无氮处理为对照,研究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措施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吸收速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水平提高,水稻穗数显著增加,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增产不显著。与常规施氮运筹比较,改进氮肥运筹显著增加穗数,显著提高群体颖花量并增产,在N1水平下,改进施氮运筹增产幅度为5.18%7.10%,高于N2水平的2.70%4.29%。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分蘖中期、拔节期、移栽期至分蘖中期、分蘖中期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最终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偏肥生产力显著下降。与常规氮运筹处理相比,改进氮运筹显著增加水稻移栽期至分蘖中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偏肥生产力,在N1水平下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6.52%和5.55%,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偏肥生产力分别提高13.36%、8.55%、4.44%和5.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水稻增产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低。不增加氮肥用量,通过适当提高基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4∶3∶3),可实现提高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机插超级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对氮肥的响应[J]. 魏海燕,王亚江,孟天瑶,葛梦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 [2] 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秀斌
    徐新朋
    孙刚
    孙静文
    梁国庆
    刘光荣
    周卫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06) : 1279 - 1286
  • [3] 麦草全量机械还田对机插水稻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陈新红
    韩正光
    叶玉秀
    张安存
    王哲
    周青
    [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 (08) : 38 - 41
  • [4] 中国氮肥发展、贡献和挑战
    张卫峰
    马林
    黄高强
    武良
    陈新平
    张福锁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15) : 3161 - 3171
  • [5]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朱兆良
    金继运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2) : 259 - 273
  • [6]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袁玲
    张宣
    杨静
    杨春蕾
    曹小闯
    吴良欢
    [J]. 作物学报, 2013, 39 (02) : 350 - 359
  • [7]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李敏
    张洪程
    马群
    杨雄
    李国业
    魏海燕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 (02) : 197 - 204
  • [8] 水稻氮肥精确后移及其机制
    张洪程
    吴桂成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吕修涛
    万靓军
    黄银忠
    [J]. 作物学报, 2011, 37 (10) : 1837 - 1851
  • [9] 小麦秸秆还田后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从海
    蔡爱琴
    严军
    刘文广
    吴一梅
    李德山
    [J]. 中国稻米, 2011, 17 (04) : 32 - 34
  • [10]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汪军
    王德建
    张刚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2) : 265 -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