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活动推覆构造区潜在震源的边界和震级上限——以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构造区为例
被引:9
作者:
杨晓平
冉洪流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西南天山;
推覆构造;
活动褶皱;
潜在震源;
震级上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发生在西南天山山前推覆构造体中,逆冲推覆构造由推覆体的根部断裂、推覆体、滑脱断层和前缘逆断裂-褶皱等组成,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往往是推覆构造的根部断裂,而地震地表破裂和同震褶皱隆起则位于山前逆断层-褶皱带内。高震级的潜在震源区(MU>7.5)对应于低速的天山地块和高速的塔里木地块之间的根带断裂,其长度对应于推覆体根带断裂的长度,宽度对应于根带隐伏逆冲断裂在地表的投影宽度。推覆体前缘的每个活动逆断裂-背斜对应于一个潜在震源(MU≤7.5),其长度与活动逆断裂-背斜的长度相等,宽度应覆盖活动褶皱的两翼。潜在震源的矩震级上限由W-C统计关系式确定,其中发震断裂的面积为活动褶皱的长度与隐伏断坡宽度的乘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