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02年新疆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被引:45
作者
高国英
温和平
聂晓红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乌鲁木齐
[3] 乌鲁木齐
[4] 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中强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P轴仰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给出了1991-2002年新疆44次中强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结果认为:这一时段新疆主要受NNE向水平挤压应力制约,但还存在较为明显的NW向应力分布,此结果与新疆近SN向的背景应力场有一些差异。近期中强震震源断层具有多样性,表明新疆构造运动的复杂性;不同时期主压应力P轴仰角的变化,与新疆地震活动的强弱交替相关,显示出区域应力场的增强和恢复过程。多种分析结果表明,自1995年开始新疆区域应力场状态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单新建 ;
何玉梅 ;
朱燕 ;
马宝柱 ;
张桂芳 ;
杨成荣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416-425
[2]   新疆强震成组活动与前兆异常的演化特征 [J].
高国英 ;
聂晓红 .
内陆地震, 2002, (02) :108-117
[3]   帕米尔东北侧中强地震前应力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J].
高国英 ;
王海涛 ;
温和平 ;
魏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1, (04) :78-83
[4]   中国西部断层形变趋势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J].
陈兵 ;
江在森 ;
赵振才 .
中国地震, 2000, (01) :80-88
[5]   用GPS观测结果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和形变的初步探讨 [J].
吴云 ;
帅平 ;
周硕愚 ;
秦小军 ;
施顺英 ;
邓干金 .
地震学报, 1999, (05) :545-553
[6]   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及三次成功的临震预报 [J].
朱令人 ;
苏乃秦 ;
杨马陵 .
中国地震, 1998, (02)
[7]   天山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地球动力学问题 [J].
张培震 ;
邓起东 ;
杨晓平 ;
彭斯震 ;
徐锡伟 ;
冯先岳 .
中国地震, 1996, (02) :23-36
[8]   新疆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J].
王盛泽 ;
高国英 .
地震学报, 1992, (S1) :612-62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