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视角下乡村振兴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兼论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建设

被引:43
作者
王思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发展; 社会生态; 农村社会基础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选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过程中也衍生出农村的"弱生态位"现象。要实现乡村振兴,除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还需要进行社会基础建设。这包括形成适应农村"可行能力"的产业结构,以加强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为基础的"再组织化",以及农村居民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理念整合、协同运作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改变农村"弱生态位"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及其建构 [J].
王思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6) :81-90
[2]   以民生精准化应对农村空心化 [J].
樊平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5, (05) :11-20
[3]   社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J].
叶峻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3) :250-258
[4]   农村发展的组织依托 [J].
王思斌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4) :8-15+36
[5]   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 [J].
王思斌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3) :28-36
[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7]  
农民的终结[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 2005
[8]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蔡禾主编, 2003
[9]  
城市社会学[M]. 华夏出版社 , (美)帕克(Park,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