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赤道海岭钙质软泥天然热释光变化特征与冰川旋回关系

被引:9
作者
刘海生
方念乔
王南萍
侯胜利
胡超涌
马万云
陈瓞延
不详
机构
[1] 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
[3] 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北京
[5] 武汉
关键词
热释光; 东经90°海岭; 冰川气候旋回; 碳酸钙晶体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3 [海底矿物与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赤道东经90°海岭的MD81349活塞柱状岩芯包含300ka以来类型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作者应用天然热释光技术对岩芯的全样沉积物和浮游有孔虫壳体进行分析测定,首次得到与氧同位素分期呈良好对应关系的天然热释光变化曲线。实验数据表明,天然热释光的高强度区和低强度分别能够指示间冰期与冰期。初步分析显示,天然热释光强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碳酸钙含量无关;在远洋型抱球虫软泥物质组成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变化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有孔虫壳体的晶体类型、晶格缺陷形式、杂质元素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东经90°海岭的远洋沉积记录与晚新生代重大构造环境事件 [J].
方念乔 ;
丁旋 ;
刘勇勤 ;
胡超涌 ;
陈学方 ;
张振芳 .
地学前缘, 2002, (01) :103-111
[2]  
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J]. 方念乔,陈学方,丁旋,胡超涌,殷勇,聂浩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3]   东北印度洋深海记录基本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J].
方念乔 ;
陈学方 ;
胡超涌 ;
丁旋 ;
张振芳 ;
刘勇勤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490-499
[4]   稀土离子对溶液体系中碳酸钙生成的影响 [J].
黄健 ;
许善锦 ;
卢景芬 ;
王夔 .
中国稀土学报, 2001, (05) :478-480
[5]   南沙群岛南永3井岩心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温孝胜 ;
赵焕庭 ;
王丽荣 .
海洋通报, 2001, (04) :32-38
[6]   掺稀土元素Dy和Mn,P,Cu的MgSO4的热释发光光谱 [J].
张纯祥 ;
唐强 ;
罗达玲 .
物理学报, 2000, (10) :2072-2077
[7]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的热释光测年——渭南、会宁剖面的对比研究 [J].
王文远 ;
刘嘉麒 ;
潘懋 ;
刘东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3) :67-72
[8]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的季风气候及其古海洋学记录 [J].
丁旋 ;
方念乔 ;
万晓樵 .
现代地质, 2000, (03) :295-300
[9]   MgSO4:Dy,Mn磷光体的热释光和ESR特性研究 [J].
李国桢 ;
罗达玲 ;
张纯祥 ;
张建辉 ;
梁今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32-36
[10]   孟加拉湾MD77190柱状样第3期的韵律沉积记录及快速气候变化 [J].
方念乔 ;
丁旋 ;
陈学方 ;
聂浩刚 ;
张世红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