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90°海岭的远洋沉积记录与晚新生代重大构造环境事件

被引:14
作者
方念乔
丁旋
刘勇勤
胡超涌
陈学方
张振芳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东经90°海岭; 远洋记录; 印度冬季季风; 青藏高原隆升; 晚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东经 90°海岭的北部远洋型沉积记录是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监视器。文章应用有孔虫组合分析和壳体微量元素分析 ,结合相关的沉积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和微体古生物学工作 ,对以ODP75 8钻孔为代表的 9Ma以来的沉积记录综合研讨 ,识别出对应于高原阶段隆升 (3 7~ 3 2Ma、0 .8~ 0 .6Ma、0 .17~ 0 .16Ma)的重大环境变化信号。文章还提出印度冬季季风强度是反映高原构造活动关键标志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 ,海岭远洋记录提供的晚新生代最大环境转折时段位于 3.7~ 3.2Ma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北印度洋深海记录基本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J].
方念乔 ;
陈学方 ;
胡超涌 ;
丁旋 ;
张振芳 ;
刘勇勤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490-499
[2]   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J].
安芷生 ;
刘晓东 .
科学通报, 2000, (03) :238-249
[3]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J].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3-5
[4]   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 [J].
刘东生 ;
郑绵平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194-204
[5]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6]   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 [J].
施雅风 ;
汤懋苍 ;
马玉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63-271
[7]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与青藏高原隆升 [J].
吴锡浩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03-110
[8]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J].
刘东生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2, (01)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