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秸秆腐解过程中养分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70
作者
李昌明 [1 ,2 ]
王晓玥 [1 ]
孙波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秸秆; 腐解过程; 养分释放; 气候条件; 土壤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田土壤中秸秆腐解伴随氮磷钾养分的释放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是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养分的基础。了解不同农区秸秆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动态,揭示秸秆、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交互作用机制,是制定秸秆还田合理措施的理论基础。基于寒温带-暖温带-中亚热带的黑土、潮土、红壤互置试验平台,研究了小麦、玉米秸秆在3年腐解过程中养分释放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K>P>N;秸秆中氮素和磷素在寒温带以及在红壤和潮土中表现为先富集再释放特征,在暖温带、中亚热带以及黑土中表现为直接释放特征;秸秆中钾素均表现为直接快速释放特征,在腐解0.5 a平均释放率达89.5%。气候和土壤条件主导了氮磷的释放,其相对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9.5%和15.2%。在腐解后期(23 a)气候、土壤和秸秆因素对养分释放的贡献率<30%,说明土壤生物因素可能起了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06 / 12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油菜秸秆、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J].
宋莉 ;
韩上 ;
鲁剑巍 ;
吴礼树 ;
曹卫东 ;
耿明建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03) :100-104
[2]   土壤动物对川西亚高山和高山森林凋落叶第一年不同分解时期N和P元素动态的影响 [J].
刘瑞龙 ;
杨万勤 ;
谭波 ;
王文君 ;
倪祥银 ;
吴福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12) :1080-1090
[3]   华北地区棉田翻压冬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J].
宁东峰 ;
马卫萍 ;
孙文彦 ;
李志杰 ;
王来清 ;
曹卫东 .
华北农学报, 2011, 26 (06) :164-167
[4]   旱地豆科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J].
赵娜 ;
赵护兵 ;
鱼昌为 ;
曹群虎 ;
李敏 ;
曹卫东 ;
高亚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05) :1179-1187
[5]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 [J].
戴志刚 ;
鲁剑巍 ;
李小坤 ;
鲁明星 ;
杨文兵 ;
高祥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272-276
[6]   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 [J].
迟凤琴 ;
匡恩俊 ;
宿庆瑞 ;
张久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02) :60-65
[7]   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 [J].
毕于运 ;
高春雨 ;
王亚静 ;
李宝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2) :211-217
[8]   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 [J].
王瑾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375-380
[9]   固氮树种在混交林中的作用研究Ⅲ.固氮树种凋落物分解及N的释放 [J].
何兴元 ;
赵淑清 ;
杨思河 ;
田春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21-23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