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深埋次生孔隙研究
被引:12
作者:
覃建雄,徐国盛,吴勇,成都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奥陶系,储集层,次生孔隙,碳酸盐岩,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是成岩期白云岩化,表生期古岩溶和后生期深埋溶解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深理溶解作用既可通过扩大改造光期孔洞缝形成溶蚀扩大孔隙体系,亦可通过溶蚀碳酸盐产生新增孔隙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碳酸盐储层储集条件.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区内碳酸监岩储层深埋次生孔隙可划分为17种类型,它们是富含有机酸、CO2和H2S的具有化学侵蚀性的酸性地下成岩流体与碳酸盐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无论在沉积学还是沉积地球化学方面,该类次生孔隙均与其它成因孔隙存在明显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