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典的人权精神:以人格权编为重点

被引:21
作者
汪习根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人权法律研究院
关键词
民法典; 法治; 人权; 人格权; 美好生活;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21.02.00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民法典的人权价值功能需要重新诠释和高效释放,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在精神实质、价值理念、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以及权利型塑五个方面为民法典提供了理性的价值指引。民法典人格权编突出彰显了基本人权价值,具体体现为:在广度上织密了人权保护之网,在深度上强化了人权保护之力,在高度上创新了人权保护之举,在厚度上夯实了人权保护之基。民法典对人人享有美好生活这一新时代最大人权的保障,表现在确保人人享有健康生活、体面生活、安宁生活和幸福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191 +1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1]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20 (002)
[12]  
民法典回应中国之问与时代之问[N]. 王轶.经济参考报. 2020 (008)
[13]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N]. 人民日报. 2020 (001)
[14]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N]. 王晨.人民日报. 2020 (006)
[15]  
人格权关乎每个人的人格尊严[N]. 王利明.北京日报. 2020 (016)
[16]  
习近平致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贺信[N]. 人民日报. 2017 (001)
[1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7 (001)
[18]  
民法典的立法哲学[N]. 王轶.光明日报. 2016 (014)
[19]  
习近平致“2015·北京人权论坛”的贺信[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5 (001)
[20]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胡锦涛.人民日报. 2012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