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被引:4
作者
陈雅君 [1 ]
梁子钧 [1 ]
张彩英 [2 ]
邵惠珍 [2 ]
徐德敏 [2 ]
机构
[1] 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2] 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1 ;
摘要
<正> 动脉粥样硬化在冠心病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其形成和消退与血浆脂蛋白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尤其在造成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血液这种流体所具有的流变性,即血液粘度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血脂增高与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功能改变的关系,我们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毛细管式血液粘度计的自动电子计时装置 [J].
梁子钧 ;
水祥炳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0, (05) :71-72
[2]   血液流变学及其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J].
梁子钧 .
生理科学进展, 1979, (04) :304-311
[3]   简便、微量的方形玻璃毛细管式细胞电泳装置 [J].
梁子钧 ;
施永德 ;
章谷生 ;
陈启光 ;
陈网华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79, (03) :199-206
[4]   冠心病患者滴注丹参注射液前后的血液粘稠度观察 [J].
杨学义 ;
朱永泉 ;
梁子钧 .
新医药学杂志, 1979, (04) :51-53
[5]   血小板聚集 [J].
陈家津 .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78, (Z1) :83-88
[6]   56例急性心肌梗塞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及中西两法疗效的比较 [J].
施永德 ;
戴瑞鸿 ;
朱伯卿 ;
肖保国 .
新医药学杂志, 1978, (04) :23-26
[7]   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电泳率、血清电导率、血清粘度与血脂的关系 [J].
施永德 ;
梁子钧 ;
杨学义 ;
庄汉忠 ;
韩琴琴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