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变迁

被引:60
作者
郑江淮 [1 ]
荆晶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偏向性技术进步; 技术差距; 门限效应; 技术扩散; 替代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行业1998—2016年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行测度,发现2011年以前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相对提高了资本的技术效率以及边际产出,而在2011年以后技术进步由资本偏向转变为劳动偏向,这也是导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U型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理论研究表明: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的缩小是导致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当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较大时,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以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更加偏向资本。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中国逐步走向自主创新道路,技术进步会更偏向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更为丰裕的劳动要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经济开放程度是决定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关键因素,会通过促进资本增强型技术并抑制劳动增强型技术的方式,使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而当技术差距缩小后,研发投入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并且会使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行业劳动收入份额,需要更加鼓励自主创新,注重引进人才和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劳动偏向性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郭凯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7) :60-77+202
[2]   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和不同传递路径异质性效应检验 [J].
王林辉 ;
杨博 ;
董直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4) :82-100
[3]   中国工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杨翔 ;
李小平 ;
钟春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4) :101-119
[4]   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J].
王林辉 ;
袁礼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15-131
[5]   中国的资本偏向型经济增长:1998-2007 [J].
郑东雅 ;
皮建才 .
世界经济, 2017, 40 (05) :24-48
[6]   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空间扩散效应 [J].
潘文卿 ;
吴天颖 ;
胡晓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4) :17-33
[7]   要素替代弹性、资本扩张与中国工业行业要素报酬份额变动 [J].
陆菁 ;
刘毅群 .
世界经济, 2016, 39 (03) :118-143
[8]   劳动收入份额“U形”演变规律的新解释: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的视角 [J].
王林辉 ;
赵景 ;
李金城 .
财经研究, 2015, 41 (10) :17-30
[9]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偏向与我国TFP的增长 [J].
雷钦礼 ;
徐家春 .
统计研究, 2015, 32 (08) :10-16
[10]   国内研发、对外开放与偏向性技术进步——以我国工业行业为例 [J].
尹今格 ;
雷钦礼 .
当代经济科学, 2015, 37 (02) :77-8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