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绿洲连作棉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20
作者
韩春丽 [1 ]
刘娟 [1 ]
肖春华 [1 ]
张旺锋 [1 ]
刘梅 [2 ]
黄建军 [1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新疆; 长期连作; 微量元素;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棉花长期单一种植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明确连作棉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在南疆棉区分别选择新开垦1a和连续植棉5、15、20、30 a的棉田,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棉田0~100cm土壤剖面Mo、Cu、Zn、Mn、Fe等5种微量元素全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棉田微量元素含量与连作年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长期连作后,土壤0~20cm耕作层全钼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持续下降,与连作年限呈一元负线性关系;全铜、全锌、全锰含量随年限的增加先升后降,与年限呈二次函数关系,分别在连作7~10、10~12、17~18 a达到最高累积量,之后持续下降,分别在14~17、20~22、32~34 a降回到开垦初期的水平。土壤剖面中部30~50cm土层各元素全量均随连作年限增加剧烈下降,与连作年限呈一元负线性关系,长期连作易导致该层微量元素缺乏。剖面下层50~90cm土层各元素全量在长期连作后表现出一定的累积趋势,然而与连作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随连作年限延长,0~60cm土层中含量水平越低的元素,含量下降越明显,Mo表现最明显,其次为Zn和Cu,而Mn和Fe下降较少。在长期连作棉田,棉花种植应注重Mo、Zn、Cu等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施用,并结合土壤深度翻耕,提高中部土层微量养分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94 / 12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典型潮土剖面主要性质和微量金属垂直分布特征 [J].
谭长银 ;
吴龙华 ;
骆永明 ;
徐建明 ;
章明奎 ;
张佳宝 .
土壤学报, 2009, 46 (05) :817-824
[2]   南疆干旱区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J].
范君华 ;
龚明福 ;
刘明 ;
张利莉 .
棉花学报, 2009, 21 (02) :127-132
[3]   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J].
刘建国 ;
卞新民 ;
李彦斌 ;
张伟 ;
李崧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1027-1032
[4]   农田土壤中铜的主要输入途径及其污染风险控制 [J].
刘洪涛 ;
郑国砥 ;
陈同斌 ;
高定 ;
宋波 ;
杨军 ;
蔡红 .
生态学报, 2008, (04) :1774-1785
[5]   作物连作的土壤障碍因子综述 [J].
姜超英 ;
潘文杰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03) :26-28
[6]   微波消解技术在农业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J].
赵明 ;
蔡葵 ;
赵征宇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6, (11) :923-925
[7]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特征 [J].
姜勇 ;
郝伟 ;
张玉革 ;
梁文举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93-96+122
[8]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土壤及底泥等中常量及微量元素 [J].
陈素兰 ;
胡冠九 ;
陈波 ;
王霞 .
干旱环境监测, 2006, (02) :69-72+82
[9]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J].
胡诚 ;
曹志平 ;
叶钟年 ;
吴文良 .
生态学报, 2006, (03) :808-814
[10]   菜地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J].
王国梁 ;
周生路 ;
赵其国 ;
叶方 ;
廖启林 ;
华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