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藏)的构造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8
作者
陶士振
刘德良
杨晓勇
戴金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合肥,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非生物成因; 天然气; 构造类型;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8.04.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大地构造的角度论述了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构造成因类型,即伸展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挤缩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走滑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旋转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以及陨击构造带非生物成因气(藏)。重点阐述上述构造作用及其构造带中非生物成因气(藏)的不同类别及其形成环境和条件,从而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理论研究和预测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2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东部典型地幔岩中包裹体成分研究及意义 [J].
杨晓勇 ;
刘德良 ;
陶士振 .
石油学报, 1999, (01) :27-31+105+4
[2]   天然气中氦同位素分布及构造环境 [J].
徐永昌 .
地学前缘, 1997, (Z2) :189-194
[3]   郯庐断裂带南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的变形条件和组分迁移系 [J].
刘德良 ;
杨晓勇 ;
杨海涛 ;
余青霓 .
岩石学报, 1996, (04) :76-91
[4]   中国东部幔源气藏聚集带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沈平 ;
刘文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31-536
[5]   关于CO2若干问题的讨论 [J].
涂光炽 .
地学前缘, 1996, (03) :54-63
[6]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J]. 万天丰,朱鸿,赵磊,林建平,程捷,陈进.现代地质. 1996(02)
[7]   东部油气区天然气中幔源挥发份的地球化学——Ⅱ.幔源挥发份中的氦、氩及碳化合物 [J].
徐永昌 ;
沈平 ;
刘文汇 ;
陶明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87-192
[8]  
中国一些地区温泉中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碳、氦同位素组成[J]. 戴金星,戴春森,宋岩,廖永胜.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4)
[9]   中国中始新世—早更新世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J].
万天丰 ;
曹瑞萍 .
现代地质, 1992, (03) :275-285
[10]   五大连池地幔成因的天然气 [J].
戴金星 ;
文亨范 ;
宋岩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2, (02)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