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私人电动汽车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服务能力评估方法与仿真研究

被引:15
作者
夏露 [1 ]
刘畅 [1 ]
李斌 [1 ]
郑灵国 [2 ]
胡进永 [1 ]
马澄斌 [3 ]
机构
[1] 北京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公共充电网络; 运营服务能力; 仿真评估;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5.12.031
中图分类号
U491.8 [路侧服务设施]; TM910.6 [充电方式、充电设备];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0808 ;
摘要
针对城市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服务能力能否满足私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整体性仿真评估方法。首先确定影响因素,基于私人电动汽车在公共场所的充电需求、充电设施配置情况、充电设施覆盖半径等多种因素建立充电网络运营服务能力评估模型。其次根据城市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规律、出行规律分别进行快充、慢充的充电时间分布仿真。进而基于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一天内各小时的运营服务能力。基于此评估方法,以北京作为样本城市,获取北京公共充电设施数量、私人电动汽车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目前北京市区内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服务能力,给出了充电设施建设缺口。最后建议北京的公共充电网络增加建设1.3倍的公共充电设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543 / 35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多网融合疏缓充电桩“里程焦虑” [J].
晓雷 .
中国设备工程, 2014, (09) :18-22
[2]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配比度分析与计算方法 [J].
陶顺 ;
肖湘宁 ;
温剑锋 ;
陈征 ;
章家义 .
电工技术学报, 2014, 29 (08) :11-19
[3]   电动汽车区域示范运行评价体系研究 [J].
柳文灿 ;
周敏洁 .
汽车实用技术, 2014, (03) :18-21
[4]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需求分析模型 [J].
孙可 ;
彭明伟 ;
宋春燕 ;
丁晓宇 ;
郑朝明 ;
赵萌 ;
张俊 .
电力与能源, 2013, 34 (06) :650-654
[5]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商业模式综合评价研究 [J].
王抒祥 ;
饶娆 ;
宋艺航 ;
沈思 ;
谭忠富 .
现代电力, 2013, 30 (02) :89-94
[6]   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及影响因素 [J].
杨冰 ;
王丽芳 ;
廖承林 .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02) :22-27+35
[7]   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评估方法 [J].
薛飞 ;
雷宪章 ;
张野飚 ;
刘红超 ;
高赐威 .
电网技术, 2012, 36 (09) :20-24
[8]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张红斌 ;
刘应梅 ;
李敬如 ;
刘艳茹 .
能源技术经济, 2012, 24 (06) :32-36
[9]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探讨 [J].
宋焕东 .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1) :22-22
[10]   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宋永华 ;
阳岳希 ;
胡泽春 .
电网技术, 2011, 35 (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