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北望湘岩体的热年代学与幕阜山隆升

被引:40
作者
彭和求
贾宝华
唐晓珊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湖南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湘东北; 九岭—幕阜山岭; 隆升过程; 热年代学; 热历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测定了湘东北望湘岩体的热历史,分析了九岭—幕阜山岭的隆升过程。望湘岩体约于140.0Ma侵位,其4个不同高程的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85.5~74.3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55.6~45.2Ma。结果表明,九岭—幕阜山岭自中新生代以来,经历了3期(132.0~120.0,81.1~55.6,47.0~30.0Ma)较强烈的隆升和剥蚀夷平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雪峰山东段—连云山杂岩区域变质特征及岩石圈深部作用信息 [J].
彭和求 ;
唐晓珊 ;
郭乐群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2, (04) :235-243
[2]   盆地-山岭耦合体系与地球动力学机制 [J].
刘和甫 .
地球科学, 2001, (06) :581-596
[3]   湘东─赣西NNE向走滑构造 [J].
李先福 ;
傅昭仁 ;
李建威 ;
陈小东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2) :136-140
[4]   区域伸展体制下盆-山构造耦合关系的探讨——以渤海湾盆地和太行山为例 [J].
徐杰 ;
高战武 ;
孙建宝 ;
宋长青 .
地质学报, 2001, (02) :165-174
[5]   湘赣边区NNE向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 [J].
傅昭仁 ;
李紫金 ;
郑大瑜 .
地学前缘, 1999, (04) :263-272
[6]   走滑造山带与盆地耦合机制 [J].
刘和甫 ;
夏义平 ;
殷进垠 ;
尚培乐 .
地学前缘, 1999, (03) :121-132
[7]   全球新—中生代构造的基本特征 [J].
马宗晋 ;
李存悌 ;
高祥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4) :24+26-28
[8]   花岗岩成因机制研究综述 [J].
宋子新 ;
钱祥麟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3) :20-26
[9]   下扬子区中生代走滑活动带初析 [J].
夏邦栋,李培军,尚彦军,顾连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3) :193-200
[10]   湖南深部构造 [J].
饶家荣 ;
王纪恒 ;
曹一中 .
湖南地质, 1993, (S1)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