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被引:60
作者
侯琼 [1 ]
郭瑞清 [2 ]
杨丽桃 [3 ]
机构
[1] 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3] 内蒙古气候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物候期;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了解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是有效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区4个主要产粮区为代表,利用近50a的气候资料和近27a作物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物候期和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主要农业区温度明显升高,≥10℃积温增加了350~570℃.d,河套灌区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增温幅度大于阴山北部丘陵区和科尔沁地区。东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差别较大,科尔沁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减少了44.0mm和55.0mm,河套灌区和阴山北部丘陵区则增加了10.4mm和2.4mm。玉米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后,物候期延长了10~20d,大兴安岭东麓延长最为明显;春小麦和大豆则由于温度升高加快了发育进程,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马铃薯全生育期变化不明显,但可收期普遍延迟。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小,玉米种植界限向北延伸等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华北平原近45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谭方颖
    王建林
    宋迎波
    申双和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 19 - 24
  • [2]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张智
    林莉
    梁培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4) : 402 - 405
  • [3] 内蒙古赤峰地区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尤莉
    程玉琴
    郭瑞清
    李俊有
    丁晓华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2) : 134 - 138
  • [4]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赵慧颖
    郝文俊
    刘丽
    王广生
    巩范江
    张治国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2) : 199 - 204
  • [5] 气候变暖对甘肃种植业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邓振镛
    张强
    刘德祥
    蒲金涌
    郭慧
    张宇飞
    张谋草
    张惠玲
    [J]. 中国沙漠, 2007, (04) : 627 - 632
  • [6]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区域差异
    赵鸿
    王润元
    王鹤龄
    杨启国
    邓振镛
    肖国举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6) : 636 - 641
  • [7]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余卫东
    赵国强
    陈怀亮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 9 - 12
  • [8] 吉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廉毅
    高枞亭
    沈柏竹
    任红玲
    唐晓玲
    刘玉英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1) : 46 - 49
  • [9] 过去50年吉林省玉米带玉米种植面积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王宗明
    于磊
    张柏
    宋开山
    [J]. 地理科学, 2006, (03) : 299 - 305
  • [10]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
    车少静
    智利辉
    冯立辉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5, (03) : 180 -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