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利视角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构之法理

被引:7
作者
朱未易
机构
[1]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社会救助; 法律制度; 权利义务; 国家与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及其贫困者,以什么样的法律理念来支撑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的大厦,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中国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不平衡性,无论是法律制度层面,还是政策制度层面,甚至是法律理念层面,都有一个进一步进行整体性建构的重要任务。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理念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权利保障,社会贫困群体及其个体需要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获得救助,因此,国家义务和社会义务在社会救助中的功能将被凸现出来。现代社会的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社会救助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消极性和积极性的救助制度和机制,达到减少社会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冲突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0+239 +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国家对基本权利的双重义务——以生命权为例 [J].
上官丕亮 .
江海学刊, 2008, (02) :150-155
[2]   论发展权认知障碍的超越 [J].
汪习根 ;
桂晓伟 .
河北法学, 2007, (12) :30-35
[3]   国家义务析论 [J].
高鹏程 .
理论探讨 , 2004, (01) :19-20
[4]  
法哲学讲演录[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谢晖, 2007
[5]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曹明睿著, 2005
[6]  
法哲学范畴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文显著, 2001
[7]  
在北大听讲座[M]. 新世界出版社 , 文池 主编, 2001
[8]  
人权的理论与实践[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韩德培总主编, 1995
[9]  
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英]A·J·M·米尔恩(A·J·M·Milne), 1995
[10]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